芦稷路济
“一棵树,高又高,浑身挂满绿绸条,砍一刀,往下倒,孩子乐得咧嘴笑。”你猜这是什么?谜底是夏天孩子们最喜欢吃的芦稷。
芦稷,学名叫糖高粱,又称甜芦粟、芦黍、甜秫秸、甜秆等,是高粱的别种,高及丈余,与甘蔗一样是一种可口的“活饮料”。芦稷我国南北各地都有种植,品种可分为青皮芦稷、黄皮芦稷、黑穗头芦稷、红穗头芦稷和糖芯芦稷等十多种。家乡靠江靠海,土壤PH值偏酸性,气温适宜,更适合芦稷生长。这里的芦稷,茎青节长,汁多味甜,肉质松脆,最受人欢迎。
在物资匮乏的年代,芦稷是农村孩子夏日最好的饮料。那时,几乎家家都会种植芦稷,芦稷种植往往不占用整块农田,大都种在零地上、田埂边或者夹种在黄豆、花生田间。芦稷谷雨前后育苗,然后进行移栽,芦稷幼苗时形状和玉米苗差不多,如果跟玉米种在一起,一般人根本分不清哪是玉米哪是芦稷。
盛夏和金秋时节,田间那一丛丛似竹的芦稷,高举着红红的穗缨,随风飘舞,惹得孩子们口水直淌,吵嚷着要去田里斩芦稷吃。大人们总是拗不过孩子们的纠缠,只见他们手起刀落,削去嫩梢,撕了叶子,砍下老根,将芦稷切成一节节。孩子们用牙齿剥去外面带白霜的青皮,咬一口,嚼几下,脆生生,甜津津,实在过瘾。尤其是芯子里有根红筋的,称之为红芯芦稷,味道尤为甘甜。
夏天芦稷成熟后的傍晚,母亲总会带着我们到田里斩一捆芦稷回来,拾掇干净放到竹篮里。晚饭后,一家人坐在屋前乘风凉时,一边摇着芭蕉扇,一边吃着芦稷。有邻居路过,母亲总会热情地招呼:“来,坐下来吃根芦稷。”彼时仿佛是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。
俗话说:“吃芦稷,不算偷,只要留下黑穗头。”农村里大家都种芦稷,但成熟有早晚,一些孩子看到人家田地芦稷穗头黑了,难免会生出馋虫,忍不住会偷两根芦稷尝尝。当然孩子们偷芦稷时才不会留下黑穗头,甚至用尽吃奶力气将芦稷连根拔出,然后用土将芦稷坑填填好,这样就不留下任何痕迹了。小时候听父亲说过:“芦稷芦稷,是接济路上走累的行人用来解渴解饥,所以才叫‘路济’,人家吃两根呒啥关系。”
芦稷不但在夏秋时间可以吃到,即使在冬天,也可以品尝到它。每年秋季芦稷收获时节,父亲就开始“填芦稷”了,他在屋前田里挖一个潭,下面铺些稻草,再把斫倒的芦稷连根带叶放入坑内,最后盖上厚厚的泥土,把它密封起来。等过春节时拿出来吃,照样碧绿生青,味道比新鲜的更加鲜洁爽口。
吃芦稷最怕芦稷皮伤人,芦稷皮光滑锋利,一不小心就会把手或者嘴角划破,那时农村孩子几乎没有哪个吃芦稷时没被划破手指或嘴角的。不过,芦稷上有一层白色粉末,把它往伤口上一抹,血就会自然止住了。我至今不知芦稷上白色粉末本身有止血功能,还是因为堵住了伤口让血流不出来了。
芦稷可以说浑身都是宝,可以生吃、榨汁、制糖、酿酒、制酒精燃料等,芦稷含有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蛋白质、铁、钙、磷等多种营养成分,可滋肾养胃,健脾消肿,通便排毒。芦稷的叶是猪羊的好饲料,芦稷的穗可以做成扫帚,芦稷的皮可以做成各种工艺品,还可以粉碎后作为肥料还田。
又到了盛夏季节,家乡的芦稷应该成熟了,禁不住让我口舌生津。